zizi 发表于 2017-6-21 13:08:00

蜉蝣,5月一定要说的昆虫

欢迎聆听昆虫物语~

蜉蝣,历来就是文人骚客所叹咏的对象,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苏轼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了。
蜉蝣目(Ephemeroptera)


蜉蝣是现存最古老、最原始的有翅昆虫,起源于石炭纪,距今至少已有2亿年。全世界已知有3000余种,我国已知300余种。原变态,一生经历卵(egg)、稚虫(nymph)、亚成虫(subimago或dun)和成虫(Imago或spinner)4个时期。低中纬度地方的蜉蝣多见于春夏交接之际。

(图片源自《Encyclopedia of INSECTS》一书)
接下来,主页菌就以蜉蝣的生命轨迹为主线,简单介绍这群小生灵吧~


一切从“O”开始
主页菌虽然不会回答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却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卵就不会有接下来的各种虫态。

上面这团看起来黏糊糊的东西便是由一个个卵组成的卵块。蜉蝣卵有各种各样的附着结构, 使它们能够附着在浸没的物体(如水草、岩石)上,即使水流再急也不至于将它们冲散。


自古稚虫多命舛
稚虫指的是水中生活的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体。乍一看,是不是觉得它们和我们平时吃的虾很像,这是因为它们是“远房亲戚”——都是节肢动物。


蜉蝣稚虫的外形特征因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但都身体扁平,口器咀嚼式,有发达的复眼和单眼,触角丝状,腹部侧面有成对的叶状气管鳃,有分节的尾须及中尾丝。






稚虫主要取食小型水生动物、藻类和腐殖质,但和卵一样,也是鱼类和多种水生动物的“口粮”。于是机智的人类便用它们做诱饵,或仿制蜉蝣鱼钩来“勾引”大鱼,这便是流行于欧美的飞蝇钓法(即飞钓,Fly Fishing)。


稚虫的外表皮不会随虫体的生长而变化,因而过一段时间就要脱皮,而每脱皮一次虫龄就增加1。蜉蝣稚虫有10~55龄,时间大约长达数月至一年。
蜉蝣稚虫生活于清冷的溪流、江河中上游及湖沼中,因对水质特别敏感,所以常把它们作为监测水污染的指示生物之一。(同样“挑剔”的还有广翅目幼虫,这在之前推文中有说过)


独一无二的亚成虫
亚成虫期是蜉蝣目昆虫所特有的。蜉蝣稚虫脱皮变成亚成虫之后便会离开水面。




亚成虫和成虫长得很像,但体色黯淡,翅不透明或半透明,足、尾须和中尾丝较短,翅缘和尾须上具毛;活动也不如成虫活跃。

蜉蝣科的一种
Hexagenia limbata


亚成虫的性已成熟,但不能生殖。亚成虫要再脱皮才能变成成虫,因而蜉蝣是仅有的在翅发育完全后仍然脱皮的昆虫。




朝生暮死的成虫
亚成虫脱完“虫生”中最后一次皮,就变成了翅有光泽的成虫。蜉蝣的成虫不取食,寿命很短——有的种类仅存活数小时,一般不超过1天。



形态特征
体小至中型,细长,体长2~50 mm,纤细柔弱。




[*]触角短,刚毛状;
[*]复眼发达,部分种类一分为二;
[*]单眼3个;
[*]口器咀嚼式,但高度退化,不具有咀嚼能力;
[*]翅膜质,前翅大,三角形,后翅小,近圆形,甚至退化消失;
[*]腹部末端有1对细长多节的尾须,一些种类还有1条长的中尾丝。

雌雄之辨
雄虫前足延长,停息时常向前伸。

Ephemera danica ♂

Baetis intercalaris ♂

Ephemerella dorothea ♂

Ephemera danica ♀

Baetis intercalaris ♀

Ephemerella dorothea ♀


成虫有强趋光性和婚飞习性。婚飞时,成群的蜉蝣在水域附近的空中飞舞,场面何其壮观。这样的奇景常出现在拂晓或黄昏时分。


当有雌虫飞入成群雄虫中时,雄虫会立即用前足抓住雌虫,并在飞行中完成交配。雄虫交配完,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雌虫交配守静之后,便开始产卵。产卵方式会因蜉蝣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卵块是球状的,有的则是条状的;有的会在飞行中直接将卵“投入”水中,有的则是在停息在水面上将卵产入水中。




蜉蝣成虫的寿命虽然短暂,但却完成了它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交配和产卵,这正是它短暂生命的绚丽绽放。
BTW,虽然蜉蝣英文叫”mayfly",但不是说它们只在5月出现,只是因为5月是多数种类的盛发期罢了。



相关阅读:

名中带“蛉”的它们,却不是脉翅目


word天,这些虫子并不是昆虫(上)
word天,这些虫子并不是昆虫(下)








喜欢别忘分享
和更多的人一起聆听昆虫物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蜉蝣,5月一定要说的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