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景观设计网 主页 病虫害 害虫 查看内容

短额负蝗(尖头蚱蜢)

2013-12-14 22:53| 发布者: zizi| 查看: 1494| 评论: 0|来自: 花蚁

摘要: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又名尖头蚱蜢。属直翅目尖蝗科。国内分布很广。危害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一寸红、凤仙花、唐菖蒲、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百日菊、扶桑、八角金盘、佛手、月季、蔷 ...

种类:直翅目

拉丁文:

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

分布及为害

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 sinensis Bolivar,又名尖头蚱蜢。属直翅目尖蝗科。国内分布很广。危害菊花、茉莉、美人蕉、牵牛花、一寸红、凤仙花、唐菖蒲、金盏菊、翠菊、鸡冠花、百日菊、扶桑、八角金盘、佛手、月季、蔷薇、凌霄、黄杨、鸢尾。成虫和若虫食叶片,出现缺刻和缺孔洞,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只留叶柄。一般以早晨和傍晚取食为多,尤其在植株密,湿度大的环境条件下危害严重。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30毫米左右,体形瘦长,呈黄绿,浅绿和褐色头部向前突出,后足发达为跳跃足。前翅绿色,后翅基部为红色。卵乳白色,椭圆形,略有弯曲。若虫体似成虫,无翅,只有翅芽,俗称为跳蝻。

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地区1年发生2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卵孵化,初孵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先食叶肉,使叶片呈网状。随着虫龄增长,食量加大。雄成虫在雌虫背上交尾与爬行,故称之为“负蝗”。雌成虫产卵于向阳的较硬的土层中,卵呈块状,每块卵有10多粒至20多粒。卵块外有黄褐色分泌物封着。危害期5~10月,11月雌成虫在土层中产卵,以卵越冬。东北、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

防治:

(1)人工捕杀。少量发生时,特别是在秋季早晨,进行人工捕捉最有效。(2)药剂防治。发生数量多时,喷施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上一篇:杜鹃三节叶蜂下一篇:红带网纹蓟马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邮箱|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声明|花卉网 ( 粤ICP备10085444号-1 )

GMT+8, 2024-4-20 14:5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