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湿地景观营造意义及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8 23: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生态保护的意义

  (1)削减流量、滞后洪峰
  湿地一般位于低凹处,含有持水性良好的泥炭土、植物及质地粘重的不透水层,具有巨大的蓄水能力。它能在短时间内蓄积洪水,然后用较长的时间将水排出,从而起到分洪削峰、调节水位、缓解堤坝压力的重要作用。旱季土壤水分的亏损,又可为随后的汛期洪水腾出有效的蓄滞空间,对洪水季节的径流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对避免发生洪水灾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4f3dd33d0a9fc42c4f0fd03e7c62e2da.jpg
  (2)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湿地中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具有强力蓄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自身3~15倍的水量。湿地水空间可以通过水——土壤——生物复合系统的循环过滤,截留污染物质、净化水质,起到消解污染物、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同时,湿地还具有独特的过滤作用,即通过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有毒物质和营养物质附着在沉积物颗粒上,并随着这些沉积物的沉降而稳定下来,从而净化湿地水质。

eb3069eaae16b084fbc89979e5e93200.jpg

  (3)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度分配不均匀,而通过天然和人工湿地的调节,可以在丰水期将降雨、河流过多的水量储存起来,在流动过程中通过湿地中茂密植物的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增加了空气湿度,减少了附着在空气中的扬尘等颗粒物,从而净化空气。同时湿地在汛期滞蓄的大量洪水资源,在干旱季节通过蒸散和地下水转化等形式对调节和维持局部气候与局部生态系统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b6f906f7c10c4b6fe665f147ee96c81.jpg

  (4)保护生物,丰富物种
  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对物种保存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自然湿地为水生动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

1b75b64c29300b0a253b41d9dc742a00.jpg

  (5)抵御海浪,稳固海岸
  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有效的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及堆积的植物体可以削弱水流的冲刷,稳固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

624571a818cda58ca1486601451fd0ac.jpg

2、经济意义

  (1)湿地的直接使用意义
  湿地的直接使用意义体现在从湿地中派生的有形及相关的产品与效益,如食物、原材料等。具体可以表现为:
  ● 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湿地的生物产量很高,不仅可提供水产品、肉食、皮毛、羽绒、木材、药材、造纸材料等,还有独特的泥炭资源、矿物资源及其它产品。
  ● 提供水资源。湿地是人类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来源。我国众多的沼泽、河流、湖泊和水库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 提供种类丰富的能源。湿地蕴藏着令人惊叹的能源,比如沿海周边的潮汐能;在湿地中直接采挖泥炭用于燃烧;将湿地中的林草作为薪材等等。

0d6d73facd309d3a5b1a23ae587d8692.jpg
  (2)湿地的间接使用意义
  湿地的间接使用意义是指由于湿地的存在,提供了现有的活动或资源而产生的效益。例如,降低洪峰,滞后洪水过程,减少洪水造成的财产损失;补给地下水和向其他湿地供水;控制地表盐碱化和避免海水从地下侵入而造成水质恶化;防止河岸、湖岸和海岸的侵蚀;抵御风暴袭击;移出、固定营养物和污染物;调节气候;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促进碳循环;维持自然系统的持续发展等。
3、社会文化意义 (1)观光与旅游
我国有许多重要的风景游览区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湿地旅游资源品种多、分布广,有着极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首先,我国地域辽阔、湿地类型丰富,植被茂盛、地形多样。具有开展生态和特种旅游的天然条件,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旅游产品结构。如森林考察、探险、狩猎、漂流、龙舟竞渡、河湖垂钓等形式的旅游方兴未艾,前景广阔。
  其次,我国的湿地生物不仅类型多,数量大,而且具有唯一性。据统计,中国湿地共有500多种淡水鱼类及300多种鸟类,约占全国鸟类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丰富独特的生物资源有助于开辟湿地生态主题旅游线路。例如东北扎龙和江苏盐城的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就以观赏丹顶鹤为主题,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最后,湿地多样的生态环境及自然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不少湖泊因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而令人向往。如滇池、太湖、洱海、杭州西湖等都是著名的风景区。

a0989bfee733afc007503d7e73158dcb.jpg

  (2)教育与科研
  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筛选和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湿地生态系统、动植物群落、濒危物种等为教育和科研提供了对象、材料和试验基地。一些湿地中保留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在环境演化、古地理的研究方面有着重要价值。

5d4d8d442aea8a804dc8840f955e5e8e.jpg

国内外湿地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1、城市观光游憩型——伦敦湿地中心
  伦敦湿地中心距离市中心约5公里,位于伦敦市西南部的泰晤士河围绕着的一个半岛地带。面积约为42公顷,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在大都市中心的湿地公园。种植树木约有2.7万株,水生植物约30多万株,是欧洲现今最大的城市人工湿地系统。

  主题特色:

  按照物种栖息特点和水文特点,湿地共划分了6个栖息地和水温区域,包括蓄水泻湖、主湖、保护性泻湖、芦苇沼泽地、季节性浸水牧草区域、泥地区域。6个水域之间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在总体的布局上以主湖水域为中心,其他水域错落分布,构成城市湿地地貌。

61336aecfefcfe14d30822dd10f34267.jpg

  景观规划创意:
  规划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为多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限度的饲养、栖息和繁殖机会;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在游憩观光的同时可以学习湿地知识。
  规划按照人流的密集程度,将整个公园划分为如下区域:
  ● 入口:停车场设置在公园外围,游客步行进入公园,入口设置一个小湖,与外界形成一个屏障。
  ● 访客中心:是由一个建筑组群围合成的活动中心,可以通过升降梯、望远镜、玻璃墙来观测外界的生物,是访客和教育活动的焦点。
  ● 动静分区:观光小径分为两路,小径曲折回环,无形中组织了一个曲折蜿蜒的视觉长廊。参观者在观景换景的同时便会不知不觉的被分流,对环境的干扰降到最低。静 ,可近距离观测湿地生物; 动 ,强调湿地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喂食飞鸟、参与园艺等。
  ● 建筑:园区内建筑稀少,作为凝聚人流的点分布于园中。观景台、桥、栏杆、椅子、标志牌、垃圾桶都是用生态的原木制作而成。

  分析总结:

  该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 
   ● 前瞻性的规划理念及科学的规划措施,制定湿地保护政策。
  ● 政府引导科研规划,通过公益机构、房产商、土地所有者等多方合作,保护湿地进行合理的开发,兼顾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实现“以地养地”的经济平衡。
  ● 尊重湿地原有生态和地方文化,做到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
  ● 完善城市游憩系统,最大程度的实现湿地的功能价值。

2、科普教育型——新加坡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
  该项目是新加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受保护的沼泽湿地公园,位于城市的西北部,面积约为87公顷,植物品种超过500多种,是候鸟途径东亚的主要中途停留站。精心建造的亭台楼阁和行人步道可以近距离观赏园内动植物。
d004ff4aaa78660ab3b8638b4a35917e.jpg
  主题特色:
  该项目主要有四大功能: 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休闲、观光;科学研究。
  环境教育就是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公众和学生具有科普作用,同时和三所学校签有协议,不收门票,学生可以来做义工,保护区员工义务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和动植物有关知识的讲解。
  景观规划创意:
  最小的干预设计手段,通过木栈道、解说台、观鸟屋、瞭望塔、展示馆、服务中心、咖啡馆等简易设施,使游客近距离的感受自然。公园内规划了黄、橘、紫三条路线:黄色路线全长三公里,由石子路和木质平台共同构成;橘色路线全长五公里,包括了保护区内最长的木质栈道;紫色路线全长七公里,包含了较长的原始土路。三条道路各具特色,为游客提供了多种选择。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园内所有设施,如桥梁、亭子、观鸟屋等构筑物基本上都采用生态的原木材料建造,道路由碎石细沙铺成,花木也都是自然繁殖。保护区内植物种类丰富,有超过500多种热带植物,其中红树林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红树林的巨人”。是萤火虫、鸟类、蜻蜓等自然生物的栖息地。同时是候鸟途径东亚的主要中途停留站。

d2d84a770a0ce46d116f9ceb13784c10.jpg

  分析总结:
   ● 环境教育是湿地公园的重要职能,通过提高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才是最终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 游线的设置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 公园采用平时免费,周末收费的制度,降低了人群对保护区的干扰。

3、复合发展型——西溪湿地国家公园
  位于杭州市区西部,占地面积约10.08平方公里,开放区域3.46平方公里。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形成了以鱼塘为主,河港、湖漾、沼泽相间的次生湿地。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
  主题特色:
  该项目以保护为主,以湿地公园的形式实行“积极保护”。搬迁原始西溪湿地的农户和单位,总建筑面积降至1万多平方米,容积率仅为0.38。通过适当开发,负载历史文化保护、民俗文化延续、湿地文化教育和普及社会功能。以鱼塘为主,河港、湖泊、沼泽相间的次生湿地。它蕴涵了“梵、隐、俗、闲、野”五大主题文化要素,分区特征为“南隐、北俗、东闹、西静”。

099f6ab3c923deb34754c6468c8fd735.jpg

  景观规划创意:
  ● 规划区核心保护范围有11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层次:保护范围区、外围保护带、周边景区控制区;
  ● 设有五个特色保护区:生态保护培育区、民俗文化浏览区、秋雪庵保护区、曲水庵保护区、湿地自然景观保护区;
  ● 建筑不超过两层;
  ● 游客日容量6000多人,通过门票销售等手段控制入园人数;
  ● 园区内只能采用步行和泛舟两种生态的交通方式;
  ● 主要游览景点有三堤十景等,主要游览项目:垂钓、西溪婚俗馆、烟水鱼庄、莲滩鹭影、渔村烟雨、西溪草堂、秋芦飞雪、火柿映波、龙舟胜会等;
  ● 规划区构建了强有力的环保工程和环保措施主要包含:引水工程、固土工程、生态鱼苗、环保产业、低碳建筑、湿地过滤、生态交通、生态循环等。

0cd13844edf7ed606afb7f8d164b3896.jpg
  分析总结:
  ● 水主题旅游与湿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兼具以鱼塘为主的水乡自然景观和村落民俗景观;
  ● 规划注重保护与开发的平衡,生态优先,文化产业与湿地保护相结合;
  ● 农、渔业乡村业态主题项目的开发与湿地保护结合,打造特色节庆,六大节庆、缤纷四季景象,实现四季有景的特色景观植物打造;
  ● 包含了湿地科普、湿地观光、湿地文化、湿地休闲体验、湿地度假、湿地产业复合式的发展模式。
4、生态观光型——银川国家湿地公园
  主要分为鸣翠湖和阅海湖两个园区,鸣翠湖位于银川市东侧黄河附近,距市区9公里,东临黄河3公里,面积约667公顷,自然优美,文化低蕴深厚,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普教育价值。阅海湿地位于银川市东北部,距市中心3公里,面积为21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1200公顷,芦苇面积500余公顷,是银川市面积最大、原始地貌保存最完整的一块湿地。
  主题特色:
  鸣翠湖湿地公园集黄土高原、黄河、湖泊、芦苇、湿地等景观于一身,开辟了十大景点,湖边的水车是标志性建筑。阅海湿地由湖泊、沼泽、草甸、鱼塘等组成,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完整。

17a0c680a1e9bb118dadb510a9016fc4.jpg

  景观规划创意:
  鸣翠湖分为南、北两湖,南湖属湿地保育区;北湖为湿地休闲养生游乐区,为市民提供休闲养生、观光度假、拓展培训、运动健身场所。北湖又划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大功能区。东区以会议、休闲为主功能的景观区域;中区为生态区,可分为芦苇迷宫区和完全保护区;西区为本园主要旅游区和控制中心。
  主要项目:车水排云、碧水浮莲、千步廊桥、百鸟鸣翠、苇花追日、青纱漏月、迷宫寻鹭、白沙落雁、绿帐问茶、东堤夕照。此外,湿地科普文化中心新添项目,再现了中国六个最美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阅海湿地主要功能:湿地保护、湿地展示、湿地游览、管理服务以及芦苇鸟类密生区、湿地恢复区、农田保留区、特色农业种植区、生态抚育林区、防护林区、景观林区、水生植物展示区等八大分区。
  主要项目:苇荡飞鸿、雪山飞鸟、柳岸闻莺、阅海水苑、水韵江南、西夏民耕、江枫渔火、贺兰绿海、长溪飞鹭、天天渔港、天街灯火等。

aac58841d568a95be5b9a386888c24db.jpg

  分析总结:
  ● 将农渔业发展和湿地开发紧密的结合起来,探索多产业、综合性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 在湿地保护的同时结合本地的民俗、农耕、渔业等元素发展旅游观光项目。
  (文章来源于和美智业机构)
花蚁宗旨:先获知,后分享,传递植物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邮箱|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声明|花卉网 ( 粤ICP备10085444号-1 )

GMT+8, 2024-3-29 10:3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