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的种间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6 20:4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其中有竞争,也有互助。
一、寄生关系 菟丝子属(Ciiscuta)是依赖性最强的寄生植物,常寄生在豆科、唇形科,甚至单子叶植物上。我们常可以在绿篱、绿墙。农作物、孤立树上见到它,它们的叶已退化,不能制造养料,是靠消耗寄主体内的组织而生活的。 还有一种半寄生植物,它们用构造特殊的垠伸入寄主体内吸取养料,另一方面又有绿色器官,可以自己制造养料,如桑寄生属(Loranthus)、寄主 (Viscumalbuni)。僵沓科的寄生藤(Henslowia frutescens)。远志科的 莎萝莽属(Eplrrhizanthes)。玄参科的地脚金(Striga asiatica),樟 科的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1is)等。
二、附生关系 常以他种植物为栖届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他们死亡部分上取得养分而已。在寒冷的温带植物群落中,苔蓟、地衣常附生在树干、枝哑上;在亚热带,尤其是热带雨林的植物群落中,附主植物有很多种类。截类植物中常见的有肾截、宕姜蕨、鸟巢蕨、星、抱石莲、石韦等,天南昌科的龟背竹、麒麟尾,蜈蚣藤等,还有诸多的如科、萝摩科等植物。这些附生植物往往有特殊的根皮组织,便于吸水的气根,或在叶片及枝干上有储水组织,或叶簇集成鸟巢状以收集水分、腐叶士和有巩质,这种附生景观如加以模拟应用在植物造景中,不但增加了单位面积中绿叶的数量,增大了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还能配植出多种多样美丽的植物景观,既适合热带和亚热带南部、中部地区室外植物造景,也可应用于寒冷地区高温展览温室内的植物造景。
三、共生关系 蜜环菌常作为天麻营养物质的来源而共生;地衣就是真菌从藻类身上获得养料的共生体。根据菌根菌与植根、共生关系,已知松、云杉、落叶松、砾、栗、水青冈,桦木、鹅耳枥、榛子等均有外生菌根;科植物、柏、雪松、红豆杉、核桃、白蜡、杨、楸、杜鹃、槭、桑、葡萄、李、柑桔、茶、咖啡、橡胶等均有内生菌根;松、云杉、落叶松、栋等有内、外生菌根,这些菌根有的可固氮,为植物吸收和传递营养物质,有的能使树木适应贫瘠不良的土壤条件。大部分菌根有酸溶、酶解能力,依靠它们增大吸收表面,可以从沼泽、泥炭、粗腐殖质,木素蛋白质,以及长石类、磷灰石或石灰岩中,为树木提供氮、磷、钾、钙等营养。作者于1978年在广西龙川大青山中见到苏铁在野外直接长在石灰岩上,说明苏铁根部共生的藻类确实能分解石灰岩,使之释放出苏铁生长所需的养分。1976年在海南尖峰岭见到春兰直接长在伐倒木新鲜的断面上,毫无一点土壤或腐叶土的痕迹。春兰的根部扎在木内,说明科植物确实可依赖着内生菌根分解木质素摄取一定的营养。植物与菌根共生关系的深入研究将大大有利于植物造景。
四、生理关系
群落中同种或不同种的根系常有连生观象。砍伐后的活树桩就是例证。这些活树桩通过连生的根从相邻的树木取得有机物质。连生的根系不但能增强树木的抗风性,还能发挥根系庞大的吸收作用。前苏联地植物学家尤诺维多夫指出欧洲云杉、欧洲松、西柏利亚松、落叶松、香杨、疣桦、尖叶槭、涔叶槭、麻栎、榆树、西伯利亚山丁子、山杨。常春藤等的根系都有连生观象。园林中也不乏模拟树木地上部分合生在一起的偶然现象或借此现象巧立名目来作为景点。如鼎湖山龙眼和木棉合抱生长,北京天坛公园槐柏合抱生长等等。
五、生物化学关系
黑胡桃地下不生长草本植物,因为其根系分泌胡姚酮,使草本植物严重中毒;灌木鼠尾草(Salvia leucophylla)下以及其叶层范围外1-2m处不长草本植物,甚至6-10m内草本植物牛长都受到抑制,这是因为鼠尾草叶中能散发大量桉树脑。樟脑等粘烯类物质,它们能透过角质层,进入植物种子和幼苗,对附近一年生植物的发芽和生长产生毒害;赤松林下桔梗、苍术,莸、结缕草生长良好,而牛膝、东风菜、灰蘸、苋菜生长不好。可见在植物造景配植植物种类时也必须考虑到这-因素。
六、机械关系
在自然植物群落内植物种类多,一些对环境因子要求相同的植物种类,就表现出相互剧烈的竞争;一些对环境因子要求不同的植物种类,不但竞争少,有时还呈现互惠,例如松林下的苔藓层保护土壤不致干化,有利于松树生长,反过来松树的树荫也有利于苔藓的生长。而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尤其以热带雨林中缠绕藤本与绞杀植物与乔木间的关系最为突出。如油麻藤(Mucuna cochinchinensis)、绞藤(Parabarium micranthhum)、榕属及鹅掌柴属的一些种类常与其他乔木树种之间产生着你死我活的剧烈斗争。这些木质缠绕藤本幼年时期,当它遇到了粗度适度的幼树时,就松弛地缠绕在其树干上,借以支柱向上生长,这时矛盾不显著,随着幼树树干不断增粗,就受到了藤本缠绕的压迫,妨碍着幼树增粗生长,幼树的形成层开始产生肿瘤组织,向藤本进行强烈的反包围,矛盾开始剧烈起来。随着肿瘤组织活跃生长,畸形怪状,将藤本的缠绕部分反包围在内,相互间压力达到顶点。其结果,或是树干被压迫而死;或是藤茎被压迫而死;也有可能两者在剧烈竞争的情况下转化为连生现象,使局部矛盾得到统一,共同生存下去;还有藤本和支柱木在支结点以上均死去,在支结点以下都又萌发新枝条,解除了原有的矛盾,重新开始幼树、幼藤生长发育过程。
号称绞杀植物的榕属植物,在雨林中常见的有小叶榕,高山榕(Ficus acutissima)、钝叶榕(Ficus obtusifoli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鸟喜食其果实,种子随鸟粪散布到大树顶部枝桠上,种子发芽 后就附生在大树上,附生的熔树幼苗迅速生长出气根和附生根。气根悬空吊挂,入土后即转化为茎干。因此,原来附生在其他大树上的网状根系变成了网状茎干。随着茎干的增粗、愈合、使许多细小的网眼愈合成整块粗厚的网壁,加强了对大树的包围压箍,使之失去增粗生长的可能,终于被绞杀致死。在大树枯死腐烂后,榕树的网状树干成为独立生长的筒状树干,完全成为-株新的巨大的乔木,再经过大量的愈合组织后,成为更接近正常树干的外部形态,但树干内部却是空心的。  
花蚁宗旨:先获知,后分享,传递植物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邮箱|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声明|花卉网 ( 粤ICP备10085444号-1 )

GMT+8, 2024-4-19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