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zi 发表于 2018-4-19 23:07:19

迎“蝽”接福:水生篇




“蝽”就是我们常说的椿象,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异翅亚目(Heteroptera)昆虫。体小至大型,身体扁平。口器刺吸式,具分节的喙;喙从头部前下方伸出。触角丝状,一般生于复眼下方。前翅半鞘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后翅膜质,栖息时两对翅平叠于体背。前胸很大,中胸小盾片发达(一般呈倒三角形)。大部分种类有臭腺,若虫的臭腺在腹部背板上,而成虫的臭腺一般在后足基节前(臭虫除外),受到刺激时会散发出臭味的分泌物,因而又有放屁虫、臭板虫、臭大姐等俗称。

蝽广泛分布于各类生境,说它们“上天入海、全覆盖、无死角”是一点也不夸张,因为在森林、沙漠、湖泊、溪流、大海等环境都能找到它们。
“蝽”家族的成员很多,全世界已知有79科近40000种,我国已知有3000余种,昆虫分类学依据形态特征将它们分成了8个子亚目(infraoders)。今天主页菌先讲其中一部分——水生的种类。


黾蝽科
Gerridae
黾蝽又称水黾(water striders)。它们小至中型(1.5-35 mm),身体细长,躯体呈暗褐色或黑色,腹面有银白色绒毛,除少数种类外,全身覆盖有疏水的软毛。


       黾蝽的前足粗短,具抱握作用,用于捕捉猎物;中、后足极细长,向侧方伸开。前足基节远离中后足基节(蓝色箭头所示)。

黾蝽几乎终身生活于水面上,包括湖泊、池塘等静水水面以及溪流等流动的水面,通过摆动中、后足来实现“水上漂”。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a1333r868wx&auto=1

黾蝽喜欢群集生活,通过“波纹通讯”寻找猎物和吸引配偶。当感受到猎物产生的波纹时,它们能在水面迅速移动并捕获猎物。它们一般以掉落在水上的其他昆虫、虫尸或其他动物的碎片等物为食。

这个科中的海黾属(Halobates)昆虫生活于远离陆地的开阔洋面上,是极少数能在海洋上生存的昆虫之一。


尺蝽科
Hydrometridae
尺蝽的体形为细杆状,小至中型(2.5-20 mm),呈微红色到暗褐色。头部很长,其长为宽的3倍以上,外突的复眼长在头部的中段,离前胸背板前缘很远。

尺蝽也是”水上漂“高手,与黾蝽的划动不同,它们更善于在水面行走。它们生活于长有植物的水体(池塘、水库、湿地、沼泽等)旁边,过着“坐等吃”的生活——喜食受伤或死去不久的猎物,尤其喜爱蚊子的卵和类似的不动食物。
http://static.video.qq.com/TPout.swf?vid=y1333abx7ch&auto=1



负蝽科
Belostomatidae
又称田鳖科或负子蝽科。之所以叫负子蝽,是因为部分种类(负子蝽亚科 Belostomatinae)的雌虫会将卵产于雄虫体背上,由雄虫背负至卵孵化(是不是有海马的既视感),雄虫需要不时地游到水面上来让卵获得充足的氧气。

负子蝽是“蝽”家族(异翅亚目)中个头最大的,体长最长可达112mm。我们常说的桂花蝉(田鳖,Lethocerus indicus),其实也是一种负子蝽,广东吃货还将其做成一道美食呢。


负子蝽的身体近梭形,较扁平,触角短,复眼大而突出。前足特化为捕捉足,可牢牢地捉住猎物;中、后足为游泳足,扁平且具缘毛,可协助游泳。腹部末端有短而扁的呼吸管,可伸出水面进行换气。



它们多生活在静水中,尽管善于游泳,但它们大多守株待兔——常停留在水草间静候猎物,可捕食蝌蚪、田螺、鱼苗、鱼卵等小型水生动物,对水产养殖业会有一定影响。




此外,负子蝽有较强的趋光性,在天黑后可被光线吸引,因而歪果仁将其称为电灯虫(electric light bugs)。


蝎蝽科
Nepidae
这个科也称红娘华科。这类蝽的个头不大(15-45 mm),呈灰褐色或红褐色。体型多变,有细长如螳螂的称为水螳螂或螳蝽(螳蝎蝽亚科 Ranatrinae),有体阔呈长卵状的称为水蝎或蝎蝽(蝎蝽亚科 Nepinae)。
螳蝎蝽亚科 Ranatrinae


蝎蝽亚科 Nepinae
尽管外形上不同,但它们的前足均为捕捉足,中后足细长,适于步行。腹部末端也有个呼吸管,但与负子蝽不同的是,呼吸管的长度大约是体长的2倍。

乍一看,是不是觉得蝎蝽与负子蝽很像
仔细一看,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呼吸管的长度



蝎蝽喜欢生活在静水,不善游泳,多采取爬行的方式活动。它们也是“守株待兔”型猎手,静静地守候在水边植物中,一旦发现猎物,便出其不意地伸出前足将其捕获。


蟾蝽科
Gelastocoridae
顾名思义,就是像蟾蜍的蝽。这种中小型昆虫(7-15 mm),身体卵圆形,不仅有蟾蜍般凹凸不平或有疣状突起的外表,而且还能做跳跃式运动。


蟾蝽的头部短宽,复眼发达,向两侧突出。前胸背板宽大,占体长的比例很大。前足粗短,中后足细长,适于步行。它们常在水边潮湿的沙地生活,体色与背景相似,能很好地与环境中的沙石完全混隐在一起。


划蝽科
Corixidae
划蝽天生是游泳健将,不仅身体狭长,呈两侧平行的流线型,而且后足特化成宽扁浆状的游泳足,适于游泳。它们通常为暗红褐色或暗黄褐色,最显著的特征是在较淡的底色上具有典型的斑马式的黑色横走斑纹。

划蝽个头较小(2.5-15 mm),头部宽短,后缘覆盖前胸前缘,复眼大。前足粗短,跗节匙状,上有一排长毛,利于取食;中足细长,向两侧伸出,用于抓握植物。



它们生活于静水或缓流中,从小水塘到大湖泊都有分布,一些种类在高盐湖泊中也能生存。主要取食藻类,也有些种类捕食孑孓或其他小型水生动物,可以作为有机物污染的指示物种。
此外,划蝽还是飞行能手,它们向来是新水域的第一批动物移民——最早飞到新的水域并定居下来。



仰蝽科
Notonectidae
仰蝽又称仰泳蝽,俗称松藻虫。和划蝽一样,也是游泳高手,但选择的是仰泳泳姿。


仰蝽个体小至中型(5-15 mm),身体较狭长,向后渐尖,体背隆起似船底,腹板较平。与其他昆虫不同的是,背面色浅,从下面看与水面和天空不分;其余部分色暗,从上面看与水底不分。


仰蝽的前足和中足短,用以握持物体,后足长浆状,用以划水游泳,浮在水面休息时伸向前方,便于受惊时立即划水。身体比水轻,一放开抓住的水底植物就可浮上来,到了水面,就能跳出水面而飞走,或在翅下方和身体周围贮存空气後再沉入水中。
仰蝽多生活于静水池塘、湖泊或缓流中,雄性通过喙与前足摩擦来吸引雌性。交配之后,雌虫会将卵产于水生植物的组织内。
蝽的水生种类当然不只这些,除此之外还有蚤蝽科(Helotrephidae)、跳蝽科(Saldidae)、水蝽科(Mesoveliidae)、膜蝽科(Hebridae)等种类,因为它们个头都比较小,即使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不一定能看清,因而主页菌就不介绍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迎“蝽”接福:水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