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枝春 指梅花,或作梅花的代称。《太平御览》引南朝宋盛宏之《荆州记》: “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哗。并赠花诗日:‘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陇头指长安。又黄庭坚诗:“欲向江南近消息,喜君贻我一枝春。” 或作一瓣心香,意思是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一瓣香也叫一炷香。佛教禅宗长老开堂讲道,烧至第三炷香时,长老便说,这一炷香敬献授给我道法的某某法师。后来师承某人,也叫瓣香某人。宋陈师道文中有“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曾巩是南丰人,是陈师道的老师,陈以此表示致敬。现代文中向长者赠花,借用一瓣香。 形容美好的自然环境或生活景况。唐王勃《山扉夜坐》诗:“林塘花月下,别是一家春。"唐韦巨源《圣寿无疆词》:“云门九门曙,天地一家春。” 俚语包公池里藕无丝。无丝与无私谐音,反映了人民对清正无私的包公(包拯)之赞颂与怀念。安徽合肥有包公祠,祠中有井名廉泉,相传为官不廉者,不敢饮此泉水。包公祠四周有河,名包河,河中种荷,以藕闻名,相传藕中无丝为奇。《岳麓诗词》载徐长锦《谒包公祠即兴二首》: 丁香花的花蕾叫丁香结。诗人常用来比喻愁思固结不解。唐代陆龟蒙《丁香》诗:“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李商隐《代赠》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五代前蜀牛峤《感恩多》词:“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 皇帝唐玄宗在沈香亭前种植很多牡丹,与杨贵妃(杨玉环)共赏。召李白,命作新词,即《清平调》三章(牡丹诗词中记之)。内容是咏牡丹,将杨贵妃比作牡丹。浓香袭人。巫山神女虽美,却朝云暮雨,徒然使人惆怅。汉宫中的美人谁能与牡丹相比?惹人怜宠的牡丹,真像新妆人时刚打扮好的赵飞燕!实际都是咏的杨贵妃。沈香亭也因牡丹而著称。 明代传奇剧本,汤显祖的代表作。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由于爱情不得实现,女方忧闷而死。死后继续追求,经花神保护而复生,终于结成夫妇。作品强调了爱的作用,它可以出生人死,起死回生,终于战胜了封建礼教。 8.花信风
古代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为二十四番花信风,简称花信风。由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候,每候应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大寒节三信:菜花、杏花、李花;惊蛰节三信:桃花、棠棣、蔷薇;春分节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节三信:桐花、麦花、柳花;谷雨节三信:牡丹、酴醵、楝花。 不是花,不是能说话的花。是指如花似玉的美女,作惹人喜爱的美人解。 喻君子不以处于逆境而败节。 《孔子家·在厄》:“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芝兰有的书上作芷兰。节是高尚的品德和节操。高风亮节,保持晚节。《左传》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芳兰是香草,但生长在门户当中,妨碍进出,也只得锄去。比喻一个人即使有才能,若是行为越规,于人有碍,也不会被饶赦。 《三国志·蜀志·周群传》:“张裕亦晓占候,而天才过群,先主常衔其不逊,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主称日:‘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唐伯虎善画仕女,诗作中对女性心理也能描写入微。他有一首《妒花》诗:
白深富,四川璧山人,共产党员,先后在四川合江、广安等地作学运工作。1 948年在璧山被捕。囚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重庆解放前夕牺牲。烈士生前爱花,在狱中写有一首《咏花》诗: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