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碧桃(prunus persica vat. duplex)是桃(Prunus persica)的栽培变种,属蔷薇科李属,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了。碧桃花朵美丽繁密,先花后叶,园林观赏价值很高,“桃红柳绿”历来是阳春三月的象征。宋代诗人苏轼有诗赞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将桃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以生产果实为目的的食用桃,现在也包括了许多品种;另一类是以园林观赏为目的的观赏桃类。我们平时讲的“碧桃”,实际上包括了“碧桃”这一变种在内的若干个观赏桃变种。目前,比较重要的观赏桃有碧桃(f.duplex)、红碧桃(f.rubro-plena)、白碧桃(f.alba-plena)、洒金碧桃(f.versicolor)、垂枝碧桃(f.pendula)、红叶桃(£atropurpurm)、寿(星)桃(vat.densa)等变种。 碧桃类很适合庭园露地栽植,是很好的春季观赏花木,尤其适合庭园道路两旁成行布置或成片栽植,以形成春天繁花似锦的园林景观,也可以与其他花木或建筑物搭配布置。有些矮化变种(如寿桃)很适合盆栽或作成树桩盆景供室内观赏。桃花还是很好的传统插花材料。 【分布及特性】碧桃原产于我国的西北、西南山区,目前该地区仍有野生分布。现在,世界各地栽培极为广泛。
碧桃为强阳性花木,喜欢充足的阳光,在庇荫处生长不良,开花甚少。比较耐寒,在华北地区的自然条件下可安全越冬,但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更好。比较耐旱,特别怕涝,夏季积水往往是造成落叶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最好。 【繁殖及栽培】为了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碧桃一般多行营养繁殖,而又以嫁接方法应用最为广泛,这种方法较简便,成活率高,可大批繁殖。
嫁接用的砧木以桃(毛桃)、山桃(P.davidiana)最多,成活率最高,杏、李、梅实生苗作砧木亦可,但成活率稍低,成活后生长速度较慢。
砧木的培养比较容易。秋天采山桃、桃等的成熟果实,取种、净种之后,放在通风阴凉处阴干待用。一般于冬季土壤封冻之前进行混沙层积催芽(华北地区在11月底至12月初,也可以于秋末冬初直接播于苗床)。如果种子数量较少,可以将种子与湿沙(沙的湿度为其饱和含水量60%)按照1:3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堆在温度较低的屋内墙角,上盖草苫等保湿。也可以放在花盆中,连同花盆一起埋在露地土壤中,要选择背阴、排水良好的地段,深度一般要求在地表以下40~60cm。 如果种子数量较多,则需进行露地坑藏催芽。如果在比较向阳的地段进行坑藏,70~80d即可长出胚根;如果在背阴地段,需要的时间稍长,90~100d萌动。 种子刚刚萌动,即胚根刚刚突破种皮“露白”时,立即进行播种。播后加强管理,当年7~8月(高度达o.5~1.5m、地径1~2cm)即可嫁接。利用优良品种的当年生枝条,采用丁字形芽接。芽接的当年不萌发,翌年春天萌芽之前(华北2月底至3月初)剪砧,接芽即可萌发。只要掌握好嫁接时机,这种方法一般可达95%的成活率。成活后加强肥水管理,根据培养目的,进行相应的整形修剪,一般第二年春天即可开花。如果秋天不能芽接,也可以于春天萌芽之前进行劈接或切接(华北地区3月中下旬)。一般20~30d即可成活,抽出新梢,注意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加强管理,当年即可成苗。 碧桃的管理要点主要有:休眠期注意加强整形修剪,疏除枯、死、病枝及不合理枝;春季萌动前施足基肥,加强浇灌;5月注意防治蚜虫的发生。
碧桃
碧桃
|